2013-02-09 06:17
编辑:蝙蝠
阅读:
9256
次
2013年春节期间,学生和外出打工青年的回乡,使二三线城市的移动互联网边界变得爱憎分明,35岁及以上年纪的用户更多的是把智能终端当成一种铺排,或许沿袭功用手机,而学生和打工人群则成了名副其实的移动互联遍及前锋,小编做了一个查询发现,如今的年轻人傍边开端悄然盛行新三大件。
榜首大件,微信
实际上,这是一个让小编很纠结的挑选,缘由是从装机量上来看,微信和手机QQ的装置量都很大。但作为新事物,微信成为大家说话和重视的焦点。不过,小编发现,从运用的视点来看,年轻人用得更多的仍是手机QQ。但从盛行的视点来看,微信则代表了时兴。
在二三线城市,随时随地在线的需要并不大。以青岛及周边市区为例,当地制造业很兴旺,许多打工青年和学生基本上都用上了智能手机,可是他们仅仅偶然的登入一下QQ来收看一下留言,并不像北上广的青年相同,随时随地来收看微信信息。此外,他们忧虑一再发送语音和相片致使的流量收费。
形成这种表象的缘由,其实很简单。尽管128乃至168的3G套餐在北上广习以为常,但关于青岛周边区县的打工人群或许学生来说,他们并不合适。以我的表弟为例,他在青岛市黄岛区的某汽车品牌公司上班,月收入约3000元,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薪酬收入水平。但若是考虑到当地的房价以及消耗等水平,他给个人的月电话费控制在了50元左右。
此外,无线wifi的缺失也是另一个严重缘由。在青岛的区县,免费的wifi很少。不过,尽管流量不菲,可是年轻人仍是会下载一个微信当作标配。
第二大件,微博
微博开端在二三线城市盛行,但在二三线城市,微博更多的作用是来获取信息,而不是自动共享。在二三线城市,许多年轻人喜爱运用QQ空间共享信息,由于空间里边兄弟居多。
我的堂弟是微博老用户,可是他的微博发送总量却缺乏100条。问其缘由,得到的答复是我又不是名人,没人重视,发多了也没有用。问了好几个人,发现这居然是一个很干流的观念。许多时分,微博更多的反映的是加V用户的志愿,这是一场自上而下,从闻名用户向不闻名用户传递声响的东西。
当然,尽管没有粉丝重视,但一点点不影响当地青年运用微博自娱自乐,由于他们能够从微博上获取一些新的信息,这种新的信息往往是来自生疏的范畴,或许是一些好玩的工作。
第三大件,PC已死,智能客户端当道
客户端的迅猛发展,有点超出了我的预料。这和搜狐的品牌也有很大联系,在一些二三线城市,乃至六七线的村庄,大家更多的是晓得搜狐而不是新浪。缘由,有一部分要归功于赵本山当年在央视春晚上的宣扬,在许多人看来,搜狐好像愈加挨近用户,出现一种让大家脍炙人口的媒体个性。
我看了一下我的身边的亲属兄弟,有6个人装了新闻客户端,其间预装置用户是4个人,别的2个人是个人装置的,其间一个人就是上面说到的我的表弟。他运用了一款并不是很常见的LG超薄智能手机,我一开端置疑他是由于我在搜狐上班才装置了这个客户端,但他告诉我,是他个人自动装置的,缘由是他常常用它来看新闻。
青岛有许多日韩工厂以及本乡工厂,这儿许多年轻人都是在工厂作工,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领。因而,他们经过客户端来知道时下的新闻热点事情。我表弟说,除了自动阅览,许多时分他们是经过新闻推送然后进入新闻客户端。这让我想到了传统PC上的弹窗。
若是是用客户端来看新闻,那么电视和PC呢?据我表弟说,他们的许多兄弟基本上都不看电视了,PC则是变成一个玩游戏的大屏幕。这一点,也得到了我在潍坊上学的另一个亲属的证明,校园里只要食堂有电视,宿舍里压根没有,至于电脑,基本上是聊个QQ,图个打字便利,别的男生就是用它来联机打游戏,至于女人,电脑基本上就变成影碟机了。
当然,上面罗列的现实仅仅35岁以下青年的典形代表,在35岁及其以上的集体,他们好像仅仅把智能终端当个通话东西,至于采办智能手机的缘由,一般也是由于购机送话费或许图个时髦。比方我的父母都是用了诺基亚的功用手机,而我的一些叔叔或许比我年长一二十岁的的年老大姐,他们不会想到用手机去订票,或许用手机去网上下单,对他们来说,或许改动习气拥抱移动互联网,还需要一段时间。